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报刊文摘

来源:中国广播影视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0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《婚姻法》新司法解释刺痛谁的神经 《婚姻法》新司法解释甫一出台,就引发了全社会的激烈讨论:“父母给儿子买房媳妇没份”、“谁首付,离婚后房子归谁”、“老公变房东?铁打

《婚姻法》新司法解释刺痛谁的神经

《婚姻法》新司法解释甫一出台,就引发了全社会的激烈讨论:“父母给儿子买房媳妇没份”、“谁首付,离婚后房子归谁”、“老公变房东?铁打的房子,流水的媳妇儿”……

有人认为,《婚姻法》新解释保护了在婚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,损害了弱者的利益;也有人认为,这一司法解释完善了对个人财产的保护,对还原婚姻本质有促进作用。各种观点五花八门,网民大打“口水战”,支持声和反对声都有。《婚姻法》新司法解释明确规定,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归产权登记方所有。据媒体报道,目前,北京、南京、天津、青岛等多个城市都出现了房产证加名热,且有蔓延的势头,有统计数据表明近日北京往房产证上加名者增多了1倍。房子的首付是丈夫出的,房产证只写了丈夫的名字,但是婚后是夫妻一起还贷,按照《婚姻法》新司法解释,如果不在房产证上加上妻子的名字,以后要是离婚,妻子岂不是要被扫地出门?这是许多已婚女性心中的不安。

在这种不安中,很多年轻人,特别是年轻女性的购房观念正在改变。所谓靠人不如靠己,有一处自己的房产,生活更有保障。而精明的开发商针对《婚姻法》新解释做文章——“买座山,当嫁妆”、“丈母娘快来买房”等成为近日一些楼盘的广告宣传语。难怪有人说对《婚姻法》新解释最高兴的是开发商,因为现在无论男女都要买房了。

说到底,《婚姻法》新解释之所以刺痛了大伙的神经,其根源皆在于高房价。在一线城市,一套房子动辄几百万,往往要掏空几代人的积蓄;在二三线城市,房价上涨的迅猛势头已让政府不得不考虑扩容限购城市。《婚姻法》新解释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,它暴露出畸形的高房价已经扭曲了中国的诸多传统价值观。如果不是高房价,怎么会出现“要求男方必须有房”的观念?如果不是高房价,婚姻怎么变成了当前斤斤计较的状态?高高在上的房价和居民缓慢增长的收入严重不对称,如果不能解决高房价问题,《婚姻法》再怎么改动,婚姻仍然难以回归本质,始终摆脱不了“功利”二字。(摘自8月26日《证券时报》)

在房产证上加名字管用吗

不少女性认为,如果将自己名字加到房产证上去,那么到时候万一离婚,可以分到更多。

其实买过房子的人早就知道,在房产证上是可以写明份额比例的,比如男方父母给小夫妻俩买了房,那么公公婆婆当然也可以要求将自己名字加到房产证上去,这样一来房产证上就会有n个名字,然后注明每个人所持有的份额比例。好,现在你将自己名字加上去了,但是持有份额只有1%,这也没啥意思是吧。如果你强烈要求公婆的名字不能上房产证,那么人家会怎么想?

现在夫妻结婚,完全由一方承担买房费用的很少,绝大多数都是双方共同承担,那么就按照出资比例来决定份额。所以加不加名字其实意义不大,关键是看谁出的钱多。这对于那些光想“坐享其成”的女孩是当头一棒啊,比如某女满心欢喜嫁了个有房男,到头来有房男移情别恋,两人感情破裂,结果她不仅浪费了多年青春,还要净身出户!这让人情何以堪啊!

在这里真诚建议,与其坐享其成不如俩人共同努力;父母如果有钱资助你,那当然挺好,如果没钱给你,你也不要怨什么,好男儿当自强,别图父母的养老钱。(摘自8月24日《国际财经时报》)

神童续写“神话”16岁读博士

据《京华时报》报道,9月3日,北京不少高校举行了新生报到和新生开学典礼活动。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有一名特殊的博士新生,他就是曾经被称为中国最小的大学生和中国最小的研究生张炘炀。如今,他仅仅16岁,就已经成为最小的博士生,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。

2005年,10岁的张炘炀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,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。2008年夏天,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,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。他的前两次入学都引起了舆论的轰动,也让他入学的那一天成为一场新闻发布会。

而这一次,身高已经1.78米的张炘炀面容上脱去了孩童的稚气,在大学新生中显得并不突兀,也没有了尾随的媒体。他很享受这样安静的环境,“这样很好,希望能够摆脱浮华更自然地融入集体”。(摘自9月5日《大河报》)

刑诉法修正草案有争议

“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、引诱、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”的规定,修改成“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式收集证据”,“修改得并不好,太笼统。”今天上午,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《刑事诉讼法修正案(草案)》(以下简称草案),金硕仁委员表示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广播影视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gbys.cn/qikandaodu/2021/0205/656.html



上一篇:高层吹风
下一篇:坚持正确导向 繁荣影视创作

中国广播影视投稿 | 中国广播影视编辑部| 中国广播影视版面费 | 中国广播影视论文发表 | 中国广播影视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中国广播影视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